不失联最新配资平台查询,需要你的加星
你好呀,我是朵朵 ~
很多人来北京旅游,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什刹海,这里有烟袋斜街,有后海酒吧 ...
但再往深处走走,这里还有一些小众秘境。
不仅有连片的荷花,还有很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馆,可以边走边逛,感受京城独一份的人文气息。
今天就和朵朵一起走走看,3 条 City Walk 路线,任选其一:
路线一
地铁积水潭站→北京郭守敬纪念馆→徐悲鸿纪念馆→西海美术馆→宋庆龄故居
路线二
地铁什刹海站→银锭桥→荷花市场→郭沫若故居→恭王府博物馆→梅兰芳故居
路线三
地铁什刹海站→万宁桥→齐白石旧居纪念馆→南锣鼓巷→茅盾故居→马叙伦纪念馆→钟鼓楼
出发前,记得做好防晒哦
北京郭守敬纪念馆
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 60 号
周二至周日 9:00-17:00(暑假期间周二闭馆)
免费免预约
一句话推荐:馆小,能量大!
朵朵看点:了解和北京有关的“天文、大运河”方面的内容,你需要了解郭守敬。他是元代著名的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、水利工程专家等,是古代科技界少有的“六边形战士”。
在什刹海“名人圈”中,郭守敬是距离我们时代最远的一位。
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在汇通祠内,西海北岸一座小岛上,爬上去,就能俯瞰西海湿地荷花满池的美景。
汇通祠元代创建,最初名“镇水观音庵”,郭守敬曾在这里主持全国的水利建设。
纪念馆以《世界名人郭守敬 · 世界遗产大运河》为主题,通过四个展厅详细介绍了郭守敬生平功绩和他对大运河、北京城市水系规划的贡献。
漫步于曲折小径,走进这座园林中的院落,听志愿者老师讲解大运河,郭守敬治水的智慧令人赞叹!
宋庆龄故居
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 46 号
周二至周日 09:00-17:00(16:20 停止入馆)
20 元 / 人
一句话推荐:传奇的王府,伟大的女性!
朵朵看点:位于后海北沿的北京宋庆龄故居,在不同的时代居住过不同的名人。康熙年间,这里是纳兰明珠的府邸,写下了“人生若只如初见”的“宋后第一词人”纳兰性德就曾在这里居住。
乾隆年间易为和珅别院,光绪年间又成为醇亲王府,是“末代皇帝”溥仪的父亲载沣的府邸花园。
新中国成立后,这里在王府花园的基础上,新建一座“中西合璧”的主楼,作为宋庆龄在北京的寓所。
宋庆龄 1963 年 4 月开始在这里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一直到逝世,度过了 18 个春秋。
故居很大,参观思路可以分为三部分:作为第二批“国保”,欣赏具有 300 多年历史的清代王府古建筑、古树和园林风景。
分别参观宋庆龄生平展,和主楼宋庆龄原状陈列展,了解宋庆龄光荣伟大的一生。
郭沫若故居
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 18 号
周二至周日 09:00-16:30(16:00 停止入馆)
一句话推荐:大才子生活过的花草庭院!
朵朵看点:郭沫若故居也是“国保”,这座庭院式两进四合院在清代属于恭王府,民国时期成为中医世家乐氏达仁堂的私宅。
1963 年郭沫若乔迁于此,到 1978 年病故,在这里度过了他的晚年。
郭沫若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,在文学、历史、书法、古文字等领域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。
他的书法功力深厚、个性鲜明,被称为“郭体”。像“中国银行”“故宫博物院”“中山公园”“北海公园”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”…这些匾额都是他的手笔。
故居前院为办公室,后院为生活区,分别设立展览和原装陈列。院外的铜钟、狮子都是郭沫若的旧藏。
郭沫若是个热爱花草、亲近自然的人。自从他成为这个院子的主人,这里最大的变化就是花草树木越来越多了。
马叙伦纪念馆
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方砖厂胡同辛安里 98 号
周二至周日 09:00-12:00,13:00-17:00
一句话推荐:胡同深处的纪念馆
朵朵看点:位于鼓楼东大街南侧的辛安里胡同,虽然只有短短 500 米,但是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。
辛安里 98 号曾是马叙伦旧居,现在是马叙伦纪念馆、开明美术馆和中国瓷画研究院。
马叙伦是著名的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文字学家,曾经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。
他参与了成立新中国的筹备工作,对国旗、国徽、国歌、国庆日的设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,并在天安门城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。
展馆不大,一层主要介绍马叙伦的生平事迹和相关文献。今年是马叙伦诞辰 140 周年,值得认识一下这位优秀的大教育家。
二层是美术馆。相比人山人海的南锣鼓巷,这里胜在人少安静。
齐白石旧居纪念馆
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 13 号
周二至周日 09:00-17:00(16:00 停止入馆)
一句话推荐:初代“北漂”的艺术世界
朵朵看点:齐白石在北京主要有 2 处旧居,一处在跨车胡同 13 号,是他生活时间最长的住所,一处就是这里——雨儿胡同 13 号。
这座四合院最早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第四子叶布舒的宅邸,后来成为齐白石的居住。
齐白石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界最成功的“北漂”,他以 50 多岁的高龄闯荡北京,广交朋友,在北京完成“衰年变法”,开创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。
齐白石也成为了“京津画派”的领袖人物之一,被称为“时代巨匠”和“人民艺术家”。
纪念馆共 3 个展厅,正厅为原装陈列,展示齐白石在北京的晚年生活。其它 2 厅一个是齐白石生平展,一个是特展。
这里属于北京画院管理,想看齐白石更多画作真迹可以去北京画院,那里是全国研究齐白石艺术的中心。
徐悲鸿纪念馆
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 53 号
一句话推荐:教科书里的名画《愚公移山》在这里
朵朵看点:徐悲鸿纪念馆是我国第一座美术家个人纪念馆。
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之一,他晚年生活在北京并在北京逝世。
这里保存了徐悲鸿创作的国画、油画、素描、书法等作品 1200 余件,和他收藏的中外历代美术资料一万余件。
这些珍贵的文物,是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,按照先生生前的愿望,全部捐献给国家的。
纪念馆一共 4 层。1 层主要展示徐悲鸿生平、收藏、故居复原场景。
2 层展出徐悲鸿的人物画作品,包括名作《愚公移山》《田横五百士》等。3 层展出徐悲鸿中晚期代表作品,包括动物花卉、风景、书法三个主题。4 层是特展厅,正在展出《纪念徐悲鸿诞辰 130 周年馆藏素描精品展》。
梅兰芳纪念馆
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护国寺街 9 号
周二至周日 9:00-17:00(16:30 停止检票)
10 元 / 人
一句话推荐:四合院里听京剧!
朵朵看点:梅兰芳纪念馆原本是清末庆亲王奕劻的王府的一部分,1951 年梅兰芳入住后,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。
今天这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,已经被列入“国保”。
走进古色古香的正院,会客厅、书房、卧室和起居室内各项陈设,均是先生生前生活原状。
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,两棵海棠树,寓意“事事平安”。
梅兰芳去世后,他的家属将他生前收藏的 3.3 万各类藏品捐献给国家,包括文稿、照片、图书、剧本、戏单、戏服、明清家具等,其中仅书画作品就有 1800 余幅。
这是国内外保存梅兰芳文物文献最集中、最丰富的地方,也是了解京剧和梅派艺术最好的地方。
茅盾故居
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 13 号
周二至周日 09:00-16:00(15:30 停止入场)
一句话推荐:大文豪的北京生活
朵朵看点:毗邻喧闹的南锣鼓巷,圆恩寺胡同里茅盾故居给人一种“大隐隐于市”之感。
这是一座民国时期建造的两进四合院,茅盾 1974 至 1981 年初逝世一直生活在这里,并写下他最后的作品——回忆录《我走过的道路》。
茅盾是著名作家、文学评论家、社会活动家,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、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。
1981 年,病中的茅盾将 25 万元稿费捐出设立“茅盾文学奖”,用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,成为中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。
故居为二进四合院,前院设立 3 个展厅,为《万里江山一放歌一一茅盾生平展》,后院是原状陈列,包括客厅、卧室、浴室等。
茅盾先生晚年在这里写作、读书、陪伴孙女荡秋千,也在这里接待国内外友人。
恭王府博物馆
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 17 号
周二至周日 8:30-17:00(16:10 停止入馆)
40 元 / 人,参观须提前购票
一句话推荐:清代巨贪的传奇一生
朵朵看点:相信大多数人知道恭王府,想要参观恭王府都是因为和珅。没错,恭王府最早是乾隆皇帝下嫁十公主,和珅为儿子迎娶公主修建的“公主府”。
晚清时期,咸丰皇帝将此宅赐给弟弟恭亲王奕,才得名“恭王府”。
从职场上不断向上耕耘的励志青年,到“富可敌国”的“大清第一巨贪”,和珅的传奇人生就足以让这座宅子充满人气。
相较之下,晚清核心政治家、洋务运动领袖之一的恭亲王奕,大家就很陌生。其实,奕在恭王府也留下很多的故事。
从乾隆皇帝下嫁公主,到晚清洋务运动,“一座恭王府,半部清代史”。
去恭王府,重点打卡“三绝一宝”,“三绝”是后罩楼、西洋门、大戏楼,“一宝”是康熙皇帝的福字碑。
除了以上这些名人故居、纪念馆,什刹海周边还有不开放的张之洞故居、丁玲故居、张伯驹故居等,喜欢访古的朋友可以继续挖掘这片区域,一定还会有惊喜!
互动分享 最新配资平台查询
粤有钱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